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新闻
矮大紧高晓松,这几年对得起阿里音乐的600万年薪吗?
  • 2019/10/24 14:47:00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2019年9月10日,是马云宣布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的日子,也是阿里二十周年庆的狂欢之夜。也就是在这一天,高晓松作为阿里音乐的元老,登上舞台唱起了那首台下所有观众都能随声附和的《同桌的你》。

文|锌刻度 李季


2019年9月10日,是马云宣布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的日子,也是阿里二十周年庆的狂欢之夜。也就是在这一天,高晓松作为阿里音乐的元老,登上舞台唱起了那首台下所有观众都能随声附和的《同桌的你》。而台下也不时有观众热情地呼喊着马云曾经为他钦定的花名——“矮大紧”。


40天之后,高晓松卸任北京阿里巴巴音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对此,有阿里音乐相关人士回应称,这次变更属于正常的公司高管任职调整,调整后高晓松依旧是阿里音乐的董事之一。


从4年前出任阿里音乐董事长到调岗成为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再到卸任阿里音乐董事长,高晓松的阿里生涯在其文娱事业版块的持续变阵中,似乎也走到了尽头。


有人说,阿里花重金聘请名气大、会聊天、能写歌拍电影的“矮大紧”是花了冤枉钱。如今,在国内音乐市场的厮杀中,阿里音乐进退维谷,而这个锅,恐怕不见得该由高晓松独自来背

  

 

高晓松的主业与“副业”


2015年7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成立阿里音乐集团,高晓松出任阿里音乐的董事长。而与高晓松打包一同进入阿里音乐的还有中国音乐界的老江湖——宋柯。


上世纪90年代,高晓松凭借《恋恋风尘》、《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及捧红叶蓓、老狼、朴树等新人,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人。


随之产生的红利是,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企业看到了高晓松背后的商业价值,并愿意为之买单。


所以除了自己创办过唱片公司以外,高晓松一直都是互联网公司开疆拓土争抢的香饽饽。


2000年,高晓松受聘担任搜狐网娱乐事业发展总监 。2001年,他离开搜狐受聘担任新浪网文化事业战略顾问。2012年,高晓松与宋柯加入恒大音乐公司,出任董事音乐总监……直到2015年7月,进入阿里音乐。


高晓松的多才多艺多能,在圈里圈外都众人皆知,在进入阿里之前,马不停蹄的日程就可见一斑。写小说、出版文集、游历欧美各国、拍摄纪录片、拍电影,在2010年就连续担任了《中国达人秀》和《快乐男声》两档选秀节目的评委。


2012年,高晓松在优酷视频开播了脱口秀栏目《晓说》,节目一播就6年。这一年还在《天籁之声》《声动亚洲》《向上吧!少年》《我是传奇》等选秀节目担任评委和嘉宾  。



2014年,高晓松加盟了爱奇艺,主持《晓松奇谈》 。半年之后,又与蔡康永、马东共同搭档主持了辩论综艺节目《奇葩说》。2015年5月4日,高晓松在微博上宣布退出综艺圈,不再担任《奇葩说》第二季导师。两个月之后,高晓松便来到了阿里音乐。

 

在入职阿里音乐之后,高晓松就在微博感性地写道:“从1995年我和宋柯成立麦田音乐,整整20年过去了。阿里音乐集团将是我俩音乐职业经理人生涯的最后一站。感谢阿里信任,阿里音乐集团一定会成为一家世界级音乐机构。”


这么信誓旦旦的文字,再加上两个月前已经通过微博宣布要退出综艺圈,让人相信高晓松要为阿里的音乐事业而专注一次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其实,在高晓松宣布退出综艺圈的半个月之后,就与乐视达成了关于共同运营大电影、周播剧和音乐等项目的合作。在与乐视的合作约定中,高晓松需与乐视影业独家合作至少六部电影,其中至少三部为导演电影。网络剧项目方面,高晓松为乐视影业网络剧项目的独家签约导演及监制。而电影和网剧合作期限都是5年。


因此,当时业界还有一种声音:高晓松在阿里领薪水的同时还在乐视干一份兼职。


2016年,阿里音乐迎来了一次人员调整。原CEO宋柯就任阿里音乐董事长,而高晓松从董事长升任为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


此时的模式是:高晓松全面负责阿里大文娱国际战略,宋柯负责阿里音乐演艺业务及创新发展。前者主外,后者主内。常驻海外,负责帮助阿里巴巴大文娱开拓海外战场,在明眼人看来,这对于高晓松来说已经越来越像一份兼职。


 


当然,以高晓松的高情商,在每次发生调动之时,都会发出一些或感叹或解释的声音,而这次他在微博这样写道:


“回想与阿里音乐四百同事共同奋斗的四百天,边打仗(播放器版权战争)边建设(阿里星球横空出世),度过了难忘的学习与进步、探索与感恩之旅……未来我将和阿里大文娱的八千同事共同努力,立足中国,融入世界。回想少年入行时的理想:纵横四海,改造行业。二十多年过去,如今乘着互联网大时代的东风,终于扬帆入海,破浪远航。” 


但这信誓旦旦的文字背后是他依然身兼数职: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等,“晓说”和“杂书馆”等做得风生水起……高晓松的繁忙日程似乎并没有一点要为阿里音乐停下来或改变的意思。


2016年,高晓松与刘建宏、黄健翔合作主持乐视体育谈话节目《新三味聊斋》。不久之后,高晓松担纲《万国置地和他的朋友们》走进德州主题演讲。同年还参加了轻喜剧美食真人秀《食在囧途》节目。


2018年,高晓松砸微博晒出自己成为美国哈佛研究员,被方舟子吐槽为“有钱有闲就能去查个资料而已”。2019年5月10日,官宣参加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担任超级乐迷,除此之外还为某部电影进行了配音……

 


那么,坊间盛传阿里每年给出的600万年薪到底有没有打水漂?不知道以下两个关于高晓松的业绩算不算数。


2017年11月,高晓松为马云、王菲作曲与制作的《风清扬》在虾米音乐首发。歌曲一上线便迅速成为新闻热点,抢占微博热搜、知乎热门话题,歌曲分享链接更是火速刷爆朋友圈,微信指数接近5000万。当日多端用户访问量突破3000万,仅有效播放量迅速逼近2.5亿次。


2018年,在奥斯卡之后,《绿皮书》团队的after party 上,高晓松跟著名导演合影,并在微博上感叹, “墨西哥三杰在最近六年里五次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墨西哥三位导演能做到,未来咱们中国年轻一代导演也能做到!为中国新一代导演加油!阿里文娱愿尽所能!”把阿里影业这个位居本片第三投资方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经过《绿皮书》一役,高晓松为阿里影业海外进军还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综上,可以看出,尽管高晓松并不专一,但也不可否认,他在才能、业界资源和知名度上,这些年还是为阿里的文娱事业加了分的。


而有了上市大公司的背书,高晓松深知未来人设应该会吃得更开,他是走是留都是进退容易的事情。因此,即使阿里给再高的年薪,恐怕也很难绑住他。

 

 


沉浮四年,错失良机


除了高晓松和宋柯的相继出走,阿里音乐的发展本来就带着一些未被时代青睐的缘由。


2012年,天天动听用户量突破1亿,同时也获得了阿里巴巴的的投资。当时就有人指出,天天动听迅速增长的用户量,象征了阿里布局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野心。


更重要的是,阿里此前收购的虾米音乐并没能带来音乐事业的优势。因此,虾米音乐的高端用户覆盖,结合天天动听的中低端用户覆盖,对于阿里来说意义重大。


可现实的发展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天天动听被收购后,第一年处于自运营状态,第二年才与虾米音乐一起被整合为阿里音乐。时任CEO的宋柯曾表示:“我们不可能有两个播放器,应该有一个平台做另外的事情。”


阿里星球上线当天,李易峰作为重要嘉宾入驻


自然而然,天天动听成为了阿里音乐发展战略中的一个边缘化角色。但也并非毫无用处,2016年,阿里音乐基于天天动听推出了一款泛娱乐粉丝交互平台“阿里星球”。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新产品,“阿里星球”担负了阿里音乐进一步扩大优势的野心,但却因为冗杂的功能过多,受到用户诟病。


最终,这个经由高晓松、宋柯和何炅一手打造而成的“中国最大的泛娱乐交易平台”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边是天天动听与虾米音乐的节节败退,另一边是业内其他音乐平台在版权争夺上的愈演愈烈,阿里音乐终究得换一种发展方式。


于是,从第三任CEO张宇发送站内信喊出“广积粮、不筑墙”的口号,看出了阿里音乐对版权的重新重视,也从“寻光计划”的诞生,看出了阿里音乐对原创音乐和创作人的扶持。


只是在这场变动当中,诞生十年有余的天天动听成为了历史,虾米顺势成为了阿里音乐的名片。


但有些可惜的是,此时的音乐市场氛围已经不再那么简单,腾讯音乐的强势发展与网易云音乐的横空出世,都给阿里音乐的发展之路铺上了荆棘。


不过从后来的结果来看,阿里音乐没有选择单打独斗。先是与腾讯分享了环球唱片的版权,同时也拥有滚石、华研等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代理。在今年9月,又以7亿美元的投资,与网易云音乐达成了战略结盟。

 

 

 

音乐行业需要更多的可能


阿里音乐与龙头位置的失之交臂,与版权的丢失有着重要关系。


翻看虾米音乐早期用户的评价,有人提到,“虾米音乐的界面、功能都很好,歌曲推荐、精选集、音乐流派也超赞”,还有人评价,“虾米音乐是真的在做音乐,而不是做娱乐。”但让他们离开的原因是同一个——歌单变灰了。



纵使后来阿里音乐通过购买与互授的方法扳回一城,但不少对用户构成巨大吸引力的版权资源,仍旧不处于互授范围中,这也是各大音乐平台之间的根本较量。


虾米音乐“寻光计划”对原创音乐扶持起了重要作用


事实上,阿里音乐的发展模式是一种良性发展,这不仅体现在与其他音乐的平台互通上,也体现在内部监控体系升级、AI算法的优化等方面上。


为何效果不佳呢?这与阿里收购虾米音乐与天天动听后的一系列“阿里化养成计划”不无关系。而腾讯虽然放任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独立发展,却反倒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过更重要的是,如今国内音乐市场的发展原本就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状态,谁能买到更多的版权,就能成为龙头老大。而“音源即王道”的现象无疑会影响到企业对平台发展的思考,是否平台功能、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优势,一旦站在版权面前就变得不值一提了呢?


有人说,高晓松和宋柯懂音乐,但是不懂商业,所以没能给阿里音乐带来什么出色的成绩。但这口锅,其实谁背都不合适,如今音乐行业的氛围谁也没能料到。


对于行业来说,其实平台之间真正的互通与合作才能带来更繁荣的发展。当大家摒弃了对版权的狂热,转向一种常态的版权购买。在维护版权的同时,也能拿出更多的精力来搭建音乐环境,如加大对原创音乐人的扶持,加大对音乐文化的宣传等。


在线音乐原本就不是一门挣快钱的生意,无论是阿里音乐还是其他从业者,都是行业里的重要角色,共同发力才能让这个一荣俱荣的行业走向巅峰。

 
本文出自2019-10-21出版的《电脑报》2019年第40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wendy)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