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2/9 14:36:22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智能自行车的研发难度在哪?
如何提升传感器稳定性,降低维修成本,是厂商必须解决的问题
更多智能设备会被引入到智能骑行系统中
智能自行车可不比手环,不是随便套一个现成方案再改改外观就可以的。稍微懂行一点的人都应该知道,智能自行车是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车架、传动系统、智能化的硬件设备和零部件。
一个新车架从设计、开模到稳定量产,至少需要250天,没经验的创业公司则要400天。自行车的组装和手机类似,车身零部件需要整个供应链支持,大到轮盘、链条,小到胶皮、弹簧,这些都是供应链提供交给工厂进行组装的。
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对产品的把控能力强,更新换代快,但涉足自行车行业,不懂上下游、不懂行业规则,靠借鸡下蛋、复制成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强强合作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在技术端,智能自行车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传输协议的统一,一直以来,ANT+是运动设备中进行低功耗数据传输的领导标准,可以允许多个设备读取数据,具有极低功耗和抗干扰能力。为什么不使用最常见的蓝牙?那是因为蓝牙规范则不能实现多设备同时通信,这是个致命伤。有数据指出,超过30%的用户希望数据能够转输到多个设备上,而且也希望在语音提示的同时,也能通过投影显示各种数据。
其次是传感器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自行车不比汽车,无遮无挡,而且道路颠簸、环境恶劣,这对于安装在车上的传感器稳定性要求更苛刻。另一方面,传感器保养是否简单、更换是否容易、成本是否可控,这都是问题。而且,比起手环,自行车的设计更加复杂多变,同一套传感器,在不同车架、不同传动系统下,采集到的数据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套用相同方案显然行不通,如何做校调,也是个技术活。
第三是很多前卫的功能还尚待开发。例如给智能自行车加装盲点检测传感器,当它感觉到后面的车距离越来越近时,会发出震动警告,提醒骑行者靠边。针对初学者,还可以设计入门模式,在检测到上坡骑行时可以自动变速,而针对减肥者,借助大数据分析,逐步加大运动量,以提升运动强度。
写在最后:从门槛最低的自行车开始玩智能代步吧
说得远一点,科技和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其实就是构建一个以互联网为大脑,以传感器等设备为四肢的智能地球。说得近一点,智能自行车DuBike就是百度开放大数据引擎思路的一个产物,想法的确有些超前。之所以很多互联网厂商都想涉足智能自行车,其实还真不是为了立马赚到钱,主要是因为它相对于汽车的入门门槛要低,可以跟手机等设备快速地形成智能生态圈,可以为未来进入智能代步行业打下基础。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买不起特斯拉,买个DuBike体验一下智能代步还是可行的。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c*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