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那么多社交软件,最后都逃不过互加微信的“魔咒”
  • 2019/7/8 12:43:48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电脑报
  • 作者:
【电脑报在线】社交,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现象。

匿名社交APP“一罐”团队已确定将于7月末解散,目前这款产品距离其2018年6月正式上线只有一年的时间。这是一款“树洞”社交产品,主打的业务功能就是为用户提供可以吐露私人情感的一个社交渠道,并且可以由其他用户随机“捡”起后进行匿名交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罐日活仍有数十万,创始人表示账户上还有余额,此时突然宣布撤退,众人对“一罐”团队的这波操作实在费解。

社交,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现象。如今年轻群体的社交眼界相对变得更加广阔,以QQ和微信为矩阵的腾讯系社交体系虽然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社交需求,但是对于部分的小众需求却不能面面俱到,因此给了其它社交产品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不仅是“一罐”,近几年以soul、陌陌、探探等为代表的匿名社交产品逐渐步入主流视野。

匿名社交产品的本质是让用户可以在网上吐露心声,就跟腾讯下线的漂流瓶业务相似。小崔姐认为匿名社交软件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如何目前还难下定论,这类产品在激发用户说话需求以及创造一个用户喜欢参与的氛围方面仍有着不小的挑战,同时在内容方面极易出现负能量的攻击和低俗信息,这是聊天软件最害怕出现的问题,这不,最近包括Soul、语玩、一说FM在内的等多个平台因为传播淫秽色情内容等违法违规操作,被国家网信办和有关部门分别采取了约谈、下架、关停服务等阶梯处罚。此外,匿名社交APP还需要考虑的是,在经历了用户“相识”阶段后,怎么让双方能够在该平台中继续进一步了解对方,让“相熟”这段关系持续的时间更长?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你在某社交软件上认识了陌生好友,起初的你们处于弱关系,在这种状态下可能仅聊聊天。但当这种关系从弱关系演变成强关系,从陌生到熟悉后,可能有想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渴望,最后都避免不了互相添加“微信”的宿命,熟人关系转移到微信是必然的,因为微信才是生活圈所在。当然,加完微信之后关系就真的更进一步了吗?亦或者对方会渐渐地变成一个躺在通讯录里的陌生人?这就是后话了。


伟大的kiko:为了防止女朋友偷看我的聊天记录,我已经卑微到用支付宝聊天了。

Heng:用B站,通过弹幕聊天,这样怼了人也不会立马被回怼。

大白兔奶糖L:陌生社交平台和微信截然相反,营造的是神秘、刺激的体验。我并不想让在这些平台上认识的人进入到我其他的生活圈中去,所以会在个人资料上注明“不加微信”。

卖人参的胡萝卜:微信、QQ不是神话,但肯定是目前这个互联网时代的赢家,不过腾讯的社交帝国也并非牢不可破,从前段时间子弹短信爆炸似的发展就充分地说明了很多用户都希望有全新的社交软件出来尝尝鲜。

小野不是猫:对于很多想要在匿名社交领域大干一场的创业者来讲,前路还很长。毕竟连腾讯在这一块都玩不转,一般的创业者想想就算了。

作作小能手:我正在使用匿名社交软件,很享受那种萍水相逢不用负担责任的交流,也不会产生社交压力,无论说什么都有人回应,在那里也有聊得来的网友。偶尔有加微信但还是会一直使用匿名社交软件。

爱旺仔的夏天:我把匿名社交软件上的陌生好友称为“日抛朋友”,每到需要释放压力了就会找他们瞎侃或者寻求安慰,比如失恋、和同事闹矛盾了,或找消遣的时候。但会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有时甚至会编造自己的身份与对方聊天。

漫游银河系:其实我一开始是对这类匿名聊天软件是怀着美好期待的,希望能遇到有趣的灵魂,希望可以脱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发现有趣的灵魂实在太少,好奇变失望,希望变幻想。现在觉得陌生人社交都太虚幻了,很难从网络走向现实,以后不会再用。

本文出自2019-07-08出版的《电脑报》2019年第26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zoey)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